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紧盯养老社保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紧盯养老服务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突出政治监督引领。聚焦政治监督重点,对照《精准监督导航》,紧扣部门职责梳理监督事项,将养老服务纳入政治监督清单,实施项目化管理,定期督导推进。针对群众反映农村养老院存在闲置、挤占等现象,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民政局党组深入自查自纠,做到对全市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场所底数清、问题明。经过全面摸底排查,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幸福院450家,部分农村幸福院存在基本功能缺失、运转困难、闲置关停等问题,养老服务功能未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将其作为监督重点,督促市民政局党组扛牢主体责任,出实招用硬招推动解决养老服务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提升日常监督实效。贯通运用纪律检查建议、专题报告、跟踪督导检查、工作提醒函等监督方式,督促市民政局党组针对农村幸福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路径,实现“监督解决一个问题,推动完善一项制度”的效果。
通过前期调研督导、协同推进,截至目前共有67处符合条件的农村幸福院转型为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服务站。对运营不善、效能不佳的农村幸福院,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民政局党组在综合分析、全面研判的基础上,精准分类施治。对符合条件的,转型为居家社区养老农村服务站;对转型困难、需求不明显的,予以关停,并妥善做好资产处置等工作。同时,根据养老服务需求,督促民政系统配建新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强化监督治理效能。坚持监督贯通融合,协同精准发力,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以清单为抓手,督促党组主体责任和机关纪委监督责任精准高效发力,压实贯通区(市)民政部门责任,强化对农村养老机构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力度,完善运行监管和监督评价机制。聚焦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压实被监督单位主体责任,找准痛点难点堵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发挥协同监督作用,协调规划、消防等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持续推动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质效。